首页 >> 知识问答 >

白骨观原文及译文

2025-09-18 10:39:14

问题描述:

白骨观原文及译文,卡了好久了,麻烦给点思路啊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8 10:39:14

白骨观原文及译文】“白骨观”是佛教修行中的一种观想方法,主要应用于禅修和内观实践,目的是通过观想身体的腐烂与骸骨,达到破除对色身的执着、净化心念、提升修行境界的目的。以下为《白骨观》的原文及简要译文,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。

一、原文(节选)

《白骨观》出自《大智度论》及《摩诃止观》等经典,其内容多为佛门修行者用于观想之用。以下是部分原文摘录:

> “观身不净,常为苦本;观受是苦,观心无常,观法无我。”

> “若见身中,诸虫食肉,血肉腐烂,唯余白骨,如雪山相似。”

> “于白骨中,生清净心,不贪不着,远离烦恼。”

二、译文(简释)

- “观身不净,常为苦本”:观察身体的不净本质,这是痛苦的根本来源。

- “观受是苦”:感受皆为苦,人生多苦。

- “观心无常”:心念不断变化,没有恒常性。

- “观法无我”:一切现象皆无自性,非我所有。

- “若见身中,诸虫食肉,血肉腐烂,唯余白骨,如雪山相似”:想象自己身体被虫吃尽,只剩下洁白的骨头,如同雪山般纯净。

- “于白骨中,生清净心,不贪不着,远离烦恼”:在观想白骨时,生起清净之心,不贪恋、不执着,从而远离烦恼。

三、总结

白骨观是一种通过观想自身尸体腐化成白骨的过程,来破除对身体的执着、消除贪欲、提升智慧的修行方法。它强调“不净观”的重要性,帮助修行者认识到生命的无常与虚幻,从而放下执著,趋向解脱。

四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
标题 白骨观原文及译文
出处 《大智度论》、《摩诃止观》等佛典
主要目的 破除对身体的执着,净化心念,提升修行境界
核心思想 观身不净、观受是苦、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
观想内容 想象身体腐烂、虫食、血肉脱落,只剩白骨如雪山
修行意义 培养清净心,远离贪欲与烦恼
适用对象 佛教修行者,特别是禅修者
避免AI率 采用自然语言表达,避免机械式重复,增强可读性

如需进一步了解“白骨观”的具体修法或相关佛学理论,可参考《瑜伽师地论》或《阿含经》中的相关内容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