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知识问答 >

俾昼作夜历史典故

2025-09-20 11:29:32

问题描述:

俾昼作夜历史典故,在线等,求秒回,真的十万火急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0 11:29:32

俾昼作夜历史典故】“俾昼作夜”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,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俾昼作夜,自公召之。”原意是指白天和黑夜都用来工作或劳作,形容人非常勤劳、辛劳。后世多用于形容人日夜操劳、不辞辛苦地为国家、事业或家庭付出。

在历史典故中,“俾昼作夜”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勤于政事、鞠躬尽瘁的官员或贤者。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勤劳精神的推崇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高度评价。

一、历史背景与出处

项目 内容
出处 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
原文 “俾昼作夜,自公召之。”
释义 白天和黑夜都在劳作,形容人非常勤劳
含义 赞美勤政为民、不辞辛劳的精神

二、典故演变与使用

在古代,这一成语多用于描述君主或官员的勤勉。例如,周朝时期,一些贤臣因忠于职守、日夜操劳而受到赞誉,其事迹便常被引用“俾昼作夜”来形容他们的奉献精神。

到了后世,这一成语逐渐演变为一种褒义词,用来激励人们勤奋努力、不畏艰难。在文学作品、历史记载中,“俾昼作夜”也常被用来描绘那些默默无闻却功勋卓著的人物。

三、现代应用与意义

应用场景 使用方式
文学作品 用于描写人物勤勉、无私奉献的精神
政治语境 表达对官员或领导人的敬佩之情
日常表达 鼓励他人努力工作、不怕辛苦
教育领域 弘扬勤劳刻苦的传统美德

四、总结

“俾昼作夜”作为一则历史悠久的成语,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它不仅是对古代勤政精神的赞美,更是对现代人奋斗精神的一种鼓励。在今天,我们依然可以从这则典故中汲取力量,倡导积极进取、勇于担当的生活态度。

通过了解“俾昼作夜”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对劳动与责任的尊重,同时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指引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