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摧枯拉朽之势什么意思】“摧枯拉朽之势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事物发展迅速、力量强大,具有不可阻挡的势头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像风吹动干枯的树枝、折断腐烂的木头一样,轻松而迅速地摧毁一切障碍。
一、成语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摧枯拉朽之势 |
拼音 | cuī kū lā xiǔ zhī shì |
出处 | 原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如风行水上,自然之理也;若摧枯拉朽,易为力也。” |
含义 | 形容力量强大、发展迅速,势不可挡,轻易击败对手或克服困难。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描述战争、竞争、改革、科技进步等快速推进的场面。 |
近义词 | 势如破竹、势不可挡、雷霆万钧 |
反义词 | 举步维艰、寸步难行、力不从心 |
二、成语解析
“摧枯拉朽”本身是两个动作的组合:
- 摧枯:指摧毁干枯的树木或枝叶,象征轻而易举地摧毁脆弱的事物。
- 拉朽:指拉断腐烂的木头,同样表示破坏力强且容易。
“之势”则表示一种趋势或状态,整体意思是:像摧枯拉朽一样,形成一种强大的、无法阻挡的态势。
三、使用示例
1. 战争场景
“敌军士气低落,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入城池,不到半天便取得胜利。”
2. 商业竞争
“这家新公司凭借创新模式,迅速占领市场,呈现出摧枯拉朽之势。”
3. 科技发展
“人工智能技术正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各行各业,未来已来。”
四、注意事项
- 该成语多用于正面或中性语境,强调力量与速度。
- 不宜用于形容负面事件(如灾难、破坏),否则可能引起误解。
- 在写作中需注意搭配得当,避免用词不当造成歧义。
五、总结
“摧枯拉朽之势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富有力量感的成语,适用于多种场合,尤其在描述迅速推进、势不可挡的情景时非常贴切。理解其含义并恰当使用,能够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