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烽火连三月的下一句是什么】“烽火连三月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春望》。这句诗描绘了战乱频繁、战火持续不断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忧虑。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句诗的上下文及含义,以下将通过加表格的形式进行详细说明。
一、诗句背景与作者简介
杜甫(712—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被后人尊称为“诗圣”。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,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。
《春望》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,抒发了他对国家破碎、亲人离散的悲痛之情。
二、诗句原文与出处
原诗如下:
> 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> 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
> 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
> 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其中,“烽火连三月”是第三联中的句子,意思是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,战事不断。
三、下一句解析
“烽火连三月”的下一句是:
> 家书抵万金
这句话的意思是:一封家书比万两黄金还要珍贵。它反映了战乱时期信息闭塞、通信困难,家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极其珍贵。
四、总结与表格对比
诗句 | 原文 | 含义 |
烽火连三月 | 烽火连三月 | 战争持续了三个月,战事不断 |
家书抵万金 | 家书抵万金 | 家书极为珍贵,比黄金还值钱 |
五、拓展理解
“烽火连三月”不仅是对战乱时间的描述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;而“家书抵万金”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,表现了战乱给普通人带来的痛苦与无奈。
这两句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是杜甫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名句之一。
六、结语
“烽火连三月”的下一句是“家书抵万金”,这不仅是一句诗的延续,更是杜甫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。通过这两句诗,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,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《春望》整首诗的赏析或杜甫其他作品,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