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后面一句是什么】“荷花出淤泥而不染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,常用来赞美人品高洁、不随波逐流。这句话出自宋代周敦颐的《爱莲说》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句诗的完整含义和背景,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。
一、原文出处与作者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爱莲说》 |
作者 | 周敦颐(北宋哲学家、文学家) |
创作时间 | 北宋时期 |
二、原句与下一句
项目 | 内容 |
原句 |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|
下一句 | 濯清涟而不妖 |
完整句子 |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。 |
三、诗句释义
- “出淤泥而不染”:荷花虽然生长在污泥中,但不会被污染,象征着人在恶劣环境中仍能保持纯洁的品格。
- “濯清涟而不妖”:经过清水的洗涤却并不显得妖艳,比喻人虽身处清白环境,却不张扬、不虚伪。
这两句话共同表达了作者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,也反映了他推崇“君子之德”的思想。
四、文化意义与现实应用
项目 | 内容 |
文化象征 | 高洁、清廉、不随俗 |
现实应用 | 常用于形容品德高尚的人,也可用于教育、写作、书法等领域 |
相关名言 | “宁可枝头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风中”(郑思肖) |
五、总结
“荷花出淤泥而不染”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,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。它鼓励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守本心、保持正直。通过对这句诗的深入理解,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古人的智慧,也能从中获得生活的启示。
附:完整诗句
> 水陆草木之花,可爱者甚蕃。晋陶渊明独爱菊;自李唐来,世人甚爱牡丹;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《爱莲说》的全文或相关赏析,可查阅古代文学资料或经典注释书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