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董卓简介资料】董卓(?—192年),字仲颖,东汉末年著名军阀,凉州陇西(今甘肃临洮)人。他凭借镇压黄巾起义和羌人叛乱的功绩逐渐崛起,后控制朝政,成为东汉末年权臣之一。董卓的专权行为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,并引发了群雄割据的局面,为三国时代的到来埋下伏笔。
董卓在历史上评价两极分化,一方面他以残暴、专横著称;另一方面,他也曾试图整顿朝政、稳定边疆。然而,他的统治最终因内部矛盾和外部反抗而失败。
董卓生平简要总结:
董卓早年为地方军官,因镇压羌人有功,逐步升迁。公元189年,他率兵进入洛阳,废少帝,立献帝,掌握朝政。此后,他挟天子以令诸侯,独揽大权,实行高压统治,引发士族和百姓不满。公元192年,董卓被其部将吕布所杀,终年不详。
董卓主要事迹及影响一览表: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董卓 |
字 | 仲颖 |
出生地 | 凉州陇西(今甘肃临洮) |
生卒年 | 约?—192年 |
所属时代 | 东汉末年 |
主要身份 | 军阀、权臣 |
主要功绩 | 镇压黄巾起义、羌人叛乱,掌控朝政 |
主要罪行 | 残暴专权、屠城、逼宫篡位 |
重要事件 | 入京诛宦官、废少帝、立献帝、挟天子 |
结局 | 被部将吕布刺杀 |
历史评价 | 专横残暴,加速东汉灭亡,引发群雄割据 |
董卓的出现是东汉末年政治动荡的一个缩影,他的权力更迭不仅改变了朝廷格局,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。虽然他在位时间不长,但其行为对后来的三国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