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万籁俱寂的意思】“万籁俱寂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,没有任何声音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描写自然或特定场景的静谧氛围,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意境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万籁俱寂 |
拼音 | wàn lài jù jì |
出处 | 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:“万籁此都寂,但余钟磬音。” |
词义 | 形容周围一切声音都消失了,非常寂静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描写环境或气氛的宁静,常用于文学作品中。 |
近义词 | 鸦雀无声、悄然无声、万籁无声 |
反义词 | 喧闹嘈杂、人声鼎沸、喧嚣不止 |
二、详细解释
“万籁俱寂”中的“万籁”指的是自然界的各种声音,如风声、鸟鸣、流水声等;“俱寂”则是全部沉寂的意思。整个成语合起来就是“所有声音都消失了”,强调一种极度的安静状态。
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夜晚、清晨或寺庙等清幽的环境,给人以宁静、安详的感觉。在现代使用中,也常用于描述心理上的平静与专注,比如在写作、思考或冥想时的状态。
三、使用示例
1. 自然描写:
“夜深了,山林中万籁俱寂,只有远处传来几声虫鸣。”
2. 心理描写:
“他坐在窗前,内心万籁俱寂,仿佛世界都停止了运转。”
3. 文学作品:
“古寺之中,万籁俱寂,唯有钟声回荡在空谷之间。”
四、注意事项
- 该成语偏书面化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-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在嘈杂环境中使用,否则会显得不恰当。
- 在写作中使用可增强文章的意境和画面感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万籁俱寂”不仅是一个简洁的成语,更是一种意境的表达,适合用于描写静谧、安宁的场景或心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