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】“小心翼翼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人在做事时非常谨慎、小心,生怕出错或带来不良后果。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,尤其在描述态度、行为或心理状态时非常贴切。
一、
“小心翼翼”出自古代汉语,字面意思是“小心谨慎地对待”,引申为做事认真细致、不敢大意。它通常带有褒义色彩,表示一种负责任、严谨的态度。在不同的语境中,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行为、心理状态,甚至环境的紧张程度。
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,口语中也较为常见。其近义词有“谨小慎微”、“如履薄冰”等,反义词则有“粗心大意”、“鲁莽行事”等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小心翼翼 |
拼音 | xiǎo xīn yì yì |
出处 | 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后演化为“小心翼翼”。 |
含义 | 形容做事非常小心谨慎,不敢有丝毫疏忽。 |
用法 | 作谓语、状语,多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或心理状态。 |
近义词 | 谨小慎微、如履薄冰、小心翼翼 |
反义词 | 粗心大意、鲁莽行事、马马虎虎 |
适用场景 | 正式场合、书面表达、描写人物态度或行为 |
示例句子 |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,生怕弄坏了里面的文件。 |
三、使用建议
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,“小心翼翼”可以增强语言的准确性与表现力。但要注意语境的恰当性,避免过度使用造成表达生硬。例如,在轻松的对话中,可以用“小心点”或“注意点”来替代,更显自然。
总之,“小心翼翼”不仅是一个词语,更是一种态度的体现,提醒我们在面对重要事情时,要保持敬畏之心,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