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常识问答 >

怒形于色解释是什么

2025-11-02 02:49:02

问题描述:

怒形于色解释是什么,急!求解答,求不沉贴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02 02:49:02

怒形于色解释是什么】“怒形于色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愤怒时,情绪会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情绪外露、无法掩饰的特征。在日常生活中,当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,可能会表现出明显的愤怒或不满,比如眉头紧锁、眼神凶狠、脸色发青等,这些都是“怒形于色”的具体表现。

以下是对“怒形于色”这一成语的详细解释与总结:

一、成语解释

项目 内容
成语 怒形于色
拼音 nù xíng yú sè
出处 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导性宽厚,每有怒形于色。”
释义 指人愤怒的情绪表现在脸上,形容人情绪外露,难以掩饰。
用法 多用于描述人的表情和情绪状态,常用于书面语或口语中。
近义词 怒不可遏、暴跳如雷、怒发冲冠
反义词 心平气和、镇定自若、不动声色

二、成语含义分析

“怒形于色”中的“怒”指的是愤怒,“形”是表现,“于色”则是指在脸上。整体意思是:愤怒的情绪通过脸部的表情表现出来。这种情绪外露的行为通常表明一个人内心情绪波动较大,或者性格较为直率,不容易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。

在现实生活中,有些人天生情绪比较外向,容易将内心的不满或愤怒直接表现出来;而有些人则比较内敛,即使内心生气,也可能表面上保持平静。因此,“怒形于色”也可以用来评价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或情绪管理能力。
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
场景 示例
日常交流 他听到别人说他的坏话,顿时怒形于色,脸色变得很难看。
文学作品 小说中描写角色在受到委屈时,怒形于色,展现出强烈的不满情绪。
工作场合 领导对下属的工作失误非常不满,怒形于色地批评了他。

四、总结

“怒形于色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愤怒时,情绪会通过面部表情显露出来。它不仅表达了情绪的外在表现,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和情绪控制能力。在日常生活中,了解并运用这个成语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,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。
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怒形于色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它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心理层面的含义。在实际应用中,合理使用这个成语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