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西晋李密简介】李密(224年-287年),字令伯,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、官员。他以孝行著称,因《陈情表》一文而广为人知,成为后世传颂的孝子典范。李密一生经历丰富,从蜀汉到西晋,历经仕途变迁,最终在仕途与孝道之间做出了自己的选择。
一、人物总结
李密,生于蜀汉时期,原为蜀汉官员,后归顺西晋。他性格刚直,才华横溢,尤其擅长辞章。其代表作《陈情表》是向晋武帝陈述自己不能应召出仕的原因,因家中祖母年迈,无人奉养,情感真挚,语言恳切,被誉为千古名篇。
李密虽曾任职于西晋朝廷,但因家庭原因多次推辞官职,体现了他对亲情的重视。他晚年退隐,过着清贫的生活,最终病逝于家乡。
二、李密生平简表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李密 |
字 | 令伯 |
出生年份 | 公元224年 |
逝世年份 | 公元287年 |
籍贯 | 蜀汉犍为郡(今四川彭山) |
所处朝代 | 蜀汉→西晋 |
职业 | 文学家、官员 |
代表作品 | 《陈情表》 |
主要事迹 | 因祖母年迈,拒绝入仕,以孝闻名 |
性格特点 | 忠孝两全、文采斐然、刚直不阿 |
三、历史评价
李密在历史上被广泛认为是一位有德有才的士人。他的《陈情表》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孝心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“孝”的高度重视。他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当时“忠君”高于“孝亲”的主流观念,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。
尽管他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显赫成就,但他以文章和品德影响了后世,成为中华文化中“孝”的象征之一。
四、结语
李密的一生,是忠孝并重的一生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百善孝为先”的传统美德,同时也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,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他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,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素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