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幽兰操韩愈原文及译文】《幽兰操》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首古琴曲辞,借兰花之高洁、孤傲,抒发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现实的不满。此诗虽短,却意境深远,语言简练,体现了韩愈“文以明道”的创作理念。
一、
《幽兰操》通过描绘兰花在幽谷中独自开放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,同时也隐含了对世态炎凉、人才被埋没的感慨。全诗共四句,结构紧凑,意象鲜明,情感深沉。
二、原文与译文对照表
原文 | 译文 |
兰之猗猗,扬扬其香。 | 兰花啊,柔美而芬芳,香气远扬。 |
不采而佩,于兰何伤? | 不采摘它佩戴,对兰花又有什么伤害? |
今天之旋,其曷为然? | 如今的回旋,为何会这样呢? |
虽有佳人,不我与言。 | 虽然有美人,却不与我交谈。 |
三、作品分析
韩愈在《幽兰操》中运用了象征手法,将“幽兰”比作君子,表达自己虽怀才不遇、孤独无依,但仍坚守节操、不随波逐流的态度。诗中“不采而佩”一句,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,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。而“虽有佳人,不我与言”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情绪。
这首诗虽篇幅简短,但情感真挚,语言凝练,充分展现了韩愈作为古文运动倡导者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。
四、结语
《幽兰操》不仅是韩愈个人情感的写照,也是他对理想人格的寄托。通过幽兰这一意象,他传达出对高尚品德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的不满。这首诗至今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