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陆龟蒙生平简介】陆龟蒙(约公元834年-约881年),字鲁望,号天随子,晚唐著名文学家、诗人、农学家。他是唐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隐逸文人,以其诗文清丽、思想深邃而著称。陆龟蒙一生仕途不顺,但以诗书自娱,注重农事与自然,留下了许多关于农业和田园生活的作品,对中国古代农学和文学均有重要影响。
一、生平概述
陆龟蒙出生于吴郡(今江苏苏州)的一个士族家庭,自幼聪慧好学,博通经史,尤精于诗文。他曾在朝廷任职,但因不满官场腐败,最终选择归隐江湖,过起了“耕读传家”的生活。他的作品多描写田园风光、农事活动以及对现实的批判,风格清新淡雅,富有哲理。
陆龟蒙晚年隐居在太湖一带,专心著述,著有《笠泽丛书》《甫里集》等,其中《耒耜经》是研究中国古代农具的重要文献。他在文学和农学上的成就,使他成为晚唐时期不可忽视的文化人物。
二、生平简表
| 项目 | 内容 | 
| 姓名 | 陆龟蒙 | 
| 字 | 鲁望 | 
| 号 | 天随子 | 
| 生卒年 | 约834年-约881年 | 
| 籍贯 | 吴郡(今江苏苏州) | 
| 家庭背景 | 士族家庭,家境富裕 | 
| 学术成就 | 诗文清丽,思想深邃;著有《笠泽丛书》《甫里集》等 | 
| 文学风格 | 清新淡雅,关注自然与民生 | 
| 主要作品 | 《笠泽丛书》《甫里集》《耒耜经》 | 
| 思想倾向 | 隐逸、尚农、重道 | 
| 人生经历 | 曾入仕,后归隐太湖,专注于诗文与农事研究 | 
| 历史评价 | 晚唐重要文人,对农学与文学均有贡献 | 
三、总结
陆龟蒙虽出身名门,却不愿趋炎附势,而是选择远离尘嚣,寄情山水与农事。他的诗文不仅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,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。作为一位兼具文人情怀与农学精神的学者,陆龟蒙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。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学者们广泛研究,其思想与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