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 您好,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国家一级文物是什么概念,国家一级文物大全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...

您好,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国家一级文物是什么概念,国家一级文物大全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人面鱼纹陶盆此彩陶盆呈红色,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,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。

2、人面呈圆形,头顶有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。

3、前额右半部涂黑,左半部为黑色半弧形。

4、眼睛细而平直,似闭目状。

5、鼻梁挺直,成倒立的“T”字形。

6、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,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,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。

7、另外,在人面双耳部位也有相对的两条小鱼分置左右,从而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。

8、在两个人面之间,有两条大鱼作相互追逐状。

9、整个画面构图自由,极富动感,图案简洁并充满奇幻色彩。

10、2、大盂鼎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,先后为当地乡绅郭氏、县令周广盛以及左宗棠、潘祖荫等所有,1951年潘氏后人潘达于女士将其捐赠予上海博物馆,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(今中国国家博物馆)。

11、而另一尊同为盂所铸之鼎,形制略小,习称“小盂鼎”,器上铭文涉及西周与鬼方之间的战事,但此器在辗转收藏的过程中已不见踪迹,仅于著录中保存铭文拓本。

12、3、三星塔拉玉龙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,周身光洁,头部长吻修目,鬣鬃飞扬,躯体卷曲若钩。

13、造型生动,雕琢精美,有“中华第一龙”的美誉。

14、新石器时代很多遗址中都发现有类似龙形的遗存,或为蚌塑,或为彩绘,或为雕塑。

15、关于龙的原型,研究者们提出过各种假说,如蛇、鳄鱼、蜥蜴、鱼、鲵、马、牛、猪、鹿、熊、虎、蚕、蛴螬、松树、云、闪电等等。

16、商代甲骨文中的“龙”字和妇好墓出土的玉龙都显示,龙是一种巨头、有角、大口、曲身的神兽。

17、新石器时代最符合这些特征的文物应属红山文化中的这种蜷体玉龙,安徽含山凌家滩、湖北天门肖家屋脊也都有类似的玉龙形象,它们有可能是龙的原始形态。

18、4、鹳鱼石斧图彩陶缸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外表呈红色,作直壁平底圆筒状。

19、陶缸外壁有彩绘一幅。

20、画面左侧为一只站立的白鹳,通身洁白,圆眼、长嘴、昂首挺立。

21、鹳嘴上衔着一条大鱼,也全身涂白,并用黑线条清晰描绘出鱼身的轮廓。

22、画面右侧竖立一柄石斧,斧身穿孔、柄部有编织物缠绕并刻划符号等。

23、白鹳的眼睛很大,目光炯炯有神,鹳身微微后仰,头颈高扬。

24、鱼眼则画得很小,身体僵直,鱼鳍低垂,毫无挣扎反抗之势,与白鹳在神态上形成强烈的反差。

25、5、后母戊鼎“后母戊”青铜方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,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。

26、铸造此鼎,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。

27、制作如此大型器物,在塑造泥模、翻制陶范、合范灌注等环节中,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。

28、“后母戊”青铜鼎的铸造,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,而且组织严密,分工细致,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。

29、此外,经光谱定性分析与化学分析的沉淀法所进行的定量分析,“后母戊”青铜鼎含铜84.77%、锡11.64%、铅2.79%,与战国时期成书的《考工记·筑氏》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,从中可见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内在传承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中国国家博物馆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