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挂一漏万的意思】“挂一漏万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在列举事物时只提到一部分,而忽略了大部分,表示内容不全面、遗漏较多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或自谦的语境中,强调列举不够周全。
一、词语解析
- 词性:动词性成语
- 结构:联合式
- 出处:最早见于《史记·司马穰苴列传》:“臣既已受命为将,军中不闻君令,虽有诏书,亦不敢奉。”后世引申为“挂一漏万”。
- 字面意思:挂上一个,漏掉一万,比喻列举不全,遗漏很多。
- 引申意义:指在叙述、列举或分析时,只提到部分内容,未能全面覆盖。
二、使用场景
使用场景 | 说明 |
自谦场合 | 如:“我只能列举几个例子,难免挂一漏万。” |
批评他人 | 如:“你对问题的分析太片面,简直是挂一漏万。” |
写作或演讲中 | 用于表达内容不够详尽,提醒读者或听众注意信息的不完整性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一鳞半爪、挂一漏十、顾此失彼 |
反义词 | 全面详尽、面面俱到、无所不包 |
四、例句展示
1. 在这次会议上,他只是简单地提了几点,显得有些挂一漏万。
2. 这本书虽然内容丰富,但仍有部分观点未被提及,略显挂一漏万。
3. 我们的调查报告只涵盖了少数案例,难免挂一漏万,希望读者能补充更多资料。
五、总结
“挂一漏万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列举或分析时不够全面,容易让人误解为信息不完整或思考不周。在实际应用中,既要避免因“挂一漏万”造成误导,也要学会在适当场合使用它来表达谦逊或指出不足。
成语 | 挂一漏万 |
含义 | 列举不全,遗漏很多 |
用法 | 自谦或批评 |
出处 | 《史记》 |
近义词 | 一鳞半爪、挂一漏十 |
反义词 | 面面俱到、无所不包 |
通过了解和正确使用“挂一漏万”,我们可以在表达中更加准确、得体,提升语言的逻辑性和严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