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矛盾论经典原文】《矛盾论》是毛泽东于1937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的哲学课程中形成的重要著作,后经整理出版。该文系统阐述了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法则,强调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。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,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,深入分析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、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、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重要概念。
以下是对《矛盾论》经典原文内容的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:
内容要点 | 具体内容 |
核心观点 |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,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;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,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。 |
矛盾的普遍性 |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,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。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,贯穿始终。 |
矛盾的特殊性 |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,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矛盾。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 |
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|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,存在多种矛盾,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主要矛盾;其他为次要矛盾。解决主要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关键。 |
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| 在每一对矛盾中,总有处于支配地位的一方,即主要方面;另一方则是次要方面。事物的性质由主要方面决定。 |
矛盾的转化 |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,这种转化推动事物向前发展。例如,敌我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。 |
实践意义 | 《矛盾论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,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,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。 |
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,《矛盾论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具体运用,更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。它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,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